
大家都清楚,近期美国与乌克兰达成了一个共识,也就是乌克兰接受了美国所提出的三十天临时停火协议。然而,仅仅是乌克兰同意了,俄罗斯此刻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正因如此,为了能够逼迫俄罗斯同意,美国方面拿出了两种手段。
第一个举措乃是对军事以及情报方面予以恢复性的支持。
为了让俄方接受停火,美国再度开启了对乌军援以及情报共享的行动。波兰的外长明确表示,经由波兰热舒夫枢纽的军事运输已经恢复到了冲突之前的水平;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也宣布,之前暂停共享情报的那种状态已经宣告结束。
此前俄罗斯对库尔斯克管道的突袭能够大获成功,这与乌克兰的情报空白有着很大的关联。乌克兰人已然习惯了依靠美国的情报来开展作战行动,此前那些针对俄罗斯的进攻以及突袭的相关部署,全部都是在美国情报的指引下得以完成的。一旦没有了美国的情报,他们的军队感知能力便会下降 72%,从而难以实施有效的指挥。而如今美国恢复了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乌军因美方此前暂停援助而导致的战场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也是在释放对俄罗斯施压的信号,即俄罗斯人已经赢得足够多了,是时候收手了。
我认为这其实是美国人在向外界展现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掌控能力呢,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在他们的操控下,想让谁获胜谁就能获胜。
第二个办法是对欧盟向乌克兰提供军火援助一事采取默许态度。欧盟的成员国已承诺在今年为乌克兰增加 306 亿欧元的援助,援助的重点在于提供防空系统、弹药以及军事训练。英国首相斯塔默将停火协议称作“重大突破”,法国和德国等国家也纷纷表态支持,从而对俄罗斯形成了外交上的压力。这种“欧洲出资金、美国出技术”的模式,一方面避免了美国独自承担援助乌克兰的成本,另一方面借助欧盟内部像波兰这种对俄罗斯持强硬态度的国家的地缘焦虑,稳固了同盟体系。
美国方面寄望于借助这两种方式,来促使俄罗斯同意停火。
然而俄罗斯实际上也并不想发动战争,此前他们拒绝同意存在两个缘由。其一,是由于乌克兰此前对莫斯科的居民区发动了袭击,这使得俄方对乌方“违背契约”的警惕性进一步增强。当时泽连斯基刚刚作出承诺,称接下来将停止空军和海军的行动,然而没过多久,乌克兰就主动违背承诺,派遣无人机对莫斯科的居民区进行了轰炸。倘若这个仇不报回来,俄罗斯是不会停止开火的。
第二个缘由在于当下的俄军在库尔斯克州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进展,已然掌控了该地区 86%的领土,并且在苏贾工业区顺利达成了战术上的突破。俄军借助废弃的天然气管道对乌军的后方发动突袭,这使得乌军不得不从苏贾城区进行撤退。从俄高层的消息人士那里得知,普京凭借着军事上的优势而处于强势的地位,“很难同意那种没有保证的停火”。
如今美国宛如秤砣般站到了乌克兰那一边,再度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致使事情出现了些许细微的转变。眼下轮到俄罗斯准备做出妥协了。然而,仅仅如此妥协恐怕不太现实,接下来我预估乌克兰将会在美國的支援下向南线战场发起进攻,亦或是朝着红军城方向给俄罗斯制造一些麻烦。当然啦,就怕乌克兰取得战术上的成功后就得意忘形,再度拒绝停火,毕竟俄方要求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撤出争议领土”等核心条件,泽连斯基是不愿意答应的。更何况就他自身而言,战争持续进行,总统大选不开启,对他的政治生命和个人生命而言都是有利的事情。至少能避免被清算。
可以讲美俄乌这三方眼下陷入了“行动-反应”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当中:美国凭借着军援施加压力,以此迫使俄罗斯重回谈判桌;俄罗斯则通过在战场的推进来要求更利于自身的条款;而乌克兰则试图借助外部的支持来维持自身的主权主张。这三方的军事行动又进一步使得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加剧了。最终致使战火在不断升级与停止之间来回反复。
美乌之间的停火协议,其本质实际上是通过战场上的僵持局面来换取外交方面的突破。美国恢复对乌援助,这不仅是在支持乌克兰的防御需求,更是向俄罗斯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即如果不接受停火,将会面临更大的消耗。倘若美、乌、俄三方当中只要有一方不愿意做出妥协,那么停火就难以达成。而如今的情况是三方都拒绝妥协,所以即便停火最终达成了,那也仅仅只是暂时战争的中场休息而已,绝不是和平的开端。